• 首页
  • 粮食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蔬菜 >
  • 正文

警惕糖尿病药物滥用风险

2023-05-31 08:09:5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千万别打减肥针!吃啥吐啥,最后吐出来都是黄疸水,头特别疼,脑子迷迷糊糊的,最后到医院打了止吐针也不好用。”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其打“减肥针”后的遭遇,根据其就诊记录显示,在自行注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后,出现恶心症状,呕吐了6至7次。

事实上,这是注射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之一。降糖药“变”减肥药并不鲜见,近来这种现象有增加趋势。大批有减肥需求的人士纷纷通过线上平台、代购渠道购买,甚至进入医美机构注射。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对降糖类药物的用药管控,同时加强该类药物网络宣传的监管。

降糖药物被滥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下半年以来,“减肥针”频现各社交平台。“不节食、不运动,躺着就能瘦”“一周打一针、一个月瘦20斤”“打一针就瘦”见诸众多社交媒体平台,大量介绍注射“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等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的瘦身效果,甚至包括从哪些渠道购药等。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各大电商购物平台搜索“司美格鲁肽”,发现大部分电商平台均有销售。虽然为处方类药物,但线上问诊开方非常简单,只需自行选择确诊Ⅱ型糖尿病选项即可购药。

“现在不少减肥人群到医院开司美格鲁肽等药物,以致部分医院这类药物断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糖尿病患者在控糖效果能达到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换药,否则容易血糖不稳定。但由于司美格鲁肽等因减肥“患者”开药断货,部分糖尿病患者只能被动换药降糖。

事实上,不只是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被用于减肥,此前,降糖类药物“盐酸二甲双胍”也被视为“神药”,认为能减肥、抗衰老。

“部分降糖药有一定的减重功效,但不能作为减肥药物使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永源在回答“降糖药是不是有减肥的功效”时表示,降糖药是降低身体血糖的一类药物。该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缓解糖尿病的病症,主要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或是减少葡萄糖摄入,从而达到控制患者血糖的效果。部分降糖药通常有一定的减重功效,如盐酸二甲双胍片、达格列净片等,可以减少身体对糖分的吸收,避免热量堆积,从而减轻患者体重。

值得注意的是,降糖药作为处方类药物,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剂量剂型,私自使用极易导致身体损伤,可能会出现过敏、肾脏损伤等情况。

国内“减肥”适应症仍未获批

资料显示,司美格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物,用于治疗成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早在2017年12月,司美格鲁肽就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成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2020年1月,FDA再次批准司美格鲁肽用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以降低相关疾病风险;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内地获批,适应症同该药在美国市场最早获批的上述2项适应症,并得以进入医保。2021年6月,该药在美国获批用于长期体重管理,且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接受该药治疗的肥胖症患者能够实现68周后平均减重17%至18%。

但记者了解到,在我国,司美格鲁肽用于减肥的适应症目前仍在三期临床阶段,且剂型改为口服制剂,还未获批。《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查询得知,司美格鲁肽“体重管理”适应症的三期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之中,其试验方向是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50mg每日一次在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处方药,美国的批准要求是适用于体重指数大于30的肥胖人群,或者体重指数在27至29.9之间,至少合并有一种体重相关疾病,如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或者血脂异常的超重人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在日前中国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药物器械研发创新大会表示,GLP-1受体激动剂之所以能够实现降糖减重,其主要机制在于其可以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而增加饱腹感,并通过抑制下丘脑摄食中枢的作用而抑制食欲,从而达到降糖减重的效果。“但其仅适合超重人群,正常体重人群使用难以达到减重效果。”他说。

“目前,国内已经获批的司美格鲁肽是1.0mg剂量,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和生理减重的剂量并不相同,所以需要通过临床研究确定。”纪立农表示,临床上超适应症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是需要得到医院批准、医生指导使用处方药和随访的,在网上购药或者托人买药可能会有比较高的风险。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也表示,司美格鲁肽在国内还没有批准允许肥胖人群使用,但糖尿病伴肥胖的患者使用没有问题。“减肥剂量较糖尿病使用剂量会大得多,也会更科学,所以现阶段不建议没有糖尿病的人群使用。”他说。

专家提示重视减重慎用药

“目前,中国成年人中的超重和肥胖的占比约为50%,这个数字在20年前大约只有20%。”母义明表示,多种慢性病与恶性肿瘤均与肥胖有关,如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此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也大多与肥胖有关。

“肥胖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脂肪的异位沉积。”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邹大进表示,皮下脂肪不能储存足够的脂肪量时,它就沉积在肝脏、胰脏、肌肉等处,就会发生脂肪转移的异常。

肥胖危害与否,在于你到底是否发生脂肪的转移,邹大进指出,脂肪的转移在中国人中相当明显,稍微胖一点,糖尿病就容易出现。有数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将达到65.3%,我们需要警惕起来。

但我们还需注意,降低体重在选药和用药上必须做到谨慎,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很重要,不遵医嘱盲目用药更存较大风险。

尤其是,GLP-1受体激动剂存在的副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此前,加拿大就曾警告过与“艾塞那肽”相关的胰腺癌风险。美国FDA在2021年7月到9月的不良事件报告中披露:利拉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造成胆囊相关疾病。司美格鲁肽用药也有明确禁忌,如曾患甲状腺髓样癌或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禁用;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禁用;已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计划怀孕者前两个月应该停药。

除了盲目用药本身可能引起的风险,药品运输、保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变化同样值得重视。GLP-1受体激动剂需要2℃至8℃冷藏保存,流入市场的非法“减肥”注射剂,如果储存条件不够严格,不仅减弱效果,甚至会加重副作用,损伤身体。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商务部: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4.3% 猪肉批发价涨9.7%

    资讯2021-10-27
  • 商务部:上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 煤炭继续领涨

    资讯2021-10-27
  •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 第61集《1978年11月24日·小岗》

    资讯2021-10-27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4868.8万剂次

    资讯2021-10-27
  • 草原都市呼和浩特战疫记:民众做好防控,生活未受冲击

    资讯2021-10-27
  • 恭城:做大做强地理标志产品,“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资讯2021-10-27
  • 安徽:5年来追回外逃人员183人

    资讯2021-10-27
  • 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开幕

    资讯2021-10-27
  • 甘肃兰州统一安排中小学线上教学 各学校“停课不停学”

    资讯2021-10-27
  • 内蒙古包头发生多车连撞事故 已致5死11伤

    资讯2021-10-27
  • 商务部:上周猪肉消费明显回升 零售价格止跌上扬

    资讯2021-10-27
  • 全方位提高供给质量 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讯2021-10-27
  • 坚持“六大保障” 构建超大城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资讯2021-10-27
  • 17部门联合发文 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提质扩容增效

    资讯2021-10-27
  • 俄卡马河畔切尔尼市一住宅楼天然气爆炸 5人伤亡

    资讯2021-10-27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与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资讯2021-10-27
  • 网易云课堂引进亚马逊AWS近百门IT类课程 向社会免费开放

    资讯2021-10-27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我们准备好了!

    粮食2021-10-27
  • 第38届和第39届东盟峰会在文莱开幕

    粮食2021-10-27
  • 高德车道级导航正式发布 覆盖全国超120个城市高速和快速路

    粮食2021-10-27

果品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
  • 冬奥故事会丨一图了解冬奥会历届奖牌
  •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 外交部:美国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数字令人痛心

蔬菜

  • 警惕糖尿病药物滥用风险
  • 环球要闻:马斯克北京首日晚宴都吃啥?16道菜没烤鸭、菜单含“马”量极高
  • 巴宝莉图标专利 巴宝莉图标
  • 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大学语文科目考试大纲(试行) 信息
  • 迎广展示全新 MOD FREE 机箱:全模组设计,可拆换面板 每日快看
  • 李家超:热烈祝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焦点速看:2023新一线城市北方占四席 青岛排名上升3位
  • 世界滚动:生物表面活性剂介导的膜去极化在枯草芽孢杆菌缺氧期间保持活力
  • 天天时讯:突发!ChatGPT 之父警告 AI 可能灭绝人类,350 名 AI 权威签署联名公开信
  • 河南遭遇10多年来最严重“烂场雨”,湿粮价格太低老百姓不愿收麦

每日食品网 每日食品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Copyright ? 1998-2015 by www.shipin.rexun.cn. all rights reserved